在我們印象里,86歲往往被認為是安享晚年的年紀,但在招遠市阜山鎮(zhèn)嵐東村,有這樣一位老人——楊大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不服老的精神。
楊大爺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在自家蘋果園里默默耕耘數(shù)十載,盡管現(xiàn)在身體已經(jīng)不再像以前一樣強健,但他瘦小的身體里滿是不服老的勁兒,每天依舊精神抖擻,早出晚歸,辛勤勞作,充滿干勁,80多歲的年紀、瘦小的身體依然能開著手扶拖拉機上山勞作。然而,歲月不饒人,隨著年齡增長,沉重的蘋果筐壓得他直不起腰,修剪樹枝時也再難靈活地爬上梯子,曾經(jīng)得心應手的蘋果種植,如今竟成了難以承受的重擔。
可這位倔強的老人,可沒有一點要認輸?shù)臉幼印C刻烨宄浚廊辉缭缙鸫玻约业奶锏兀睦锵?ldquo;我還能干!”。在經(jīng)過無數(shù)個日夜的思考后,楊大爺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轉型種植南瓜、葫蘆和西瓜。這個決定一出,立即在村里炸開了鍋。鄰居們紛紛搖頭,兒女們也輪番勸說:“爸,您都這把年紀了,該享享清福了,種瓜多累啊,萬一累出個好歹可怎么辦?”但楊大爺?shù)难凵窭餄M是堅定:“我還能干!”
由于此前沒有種過這些作物,楊大爺面臨著重重困難。但他沒有絲毫退縮,憑借著一股不服輸、不服老的韌勁,一點點學習種植知識,向周邊村有經(jīng)驗的農(nóng)戶學習種植,深入研究栽培技巧。每天他都會早早來到瓜地,精心管理,時刻關注著瓜的長勢。有一次,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沖垮了葫蘆架子,眼看辛苦種植的葫蘆就要毀了,楊大爺不顧兒女阻攔,抄起鐵鍬和木棍支架就沖進雨幕,一根一根地支起被吹倒的葫蘆架子,一鍬一鍬地疏通渠道,雨水和汗水交織在一起,浸透了他的衣衫。面對旱天,楊大爺要用手扶拖拉機拉著水,一桶一桶地澆灌瓜地。面對病蟲害,他更是絞盡腦汁,嘗試過各種方法,每一片泛黃的葉子、每一個出現(xiàn)斑點的果實,都牽動著他的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這兩年的反復摸索和辛勤付出,楊大爺收獲了令人驚嘆的成果——巨型南瓜和巨型葫蘆。一個個巨型南瓜宛如巨大的燈籠,靜靜地臥在藤蔓間,圓潤飽滿的寶葫蘆掛滿葫蘆架,當看到自己傾注無數(shù)心血的作物成熟時,楊大爺黝黑且布滿皺紋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是收獲的喜悅,更是對自己努力的肯定。
瓜類成熟后,怎么賣瓜成了困擾楊大爺?shù)碾y題,楊大爺并沒有放棄,而是迎難而上,他又不辭辛苦地開著手扶拖拉機到村口路邊售賣。一開始賣的并不順利,他就想著怎么吸引顧客購買,他把形狀勻稱的巨型瓜延路邊擺開,并做了廣告牌,憑借著這些獨特的巨型農(nóng)產(chǎn)品,他很快就能賣完,一年下來能有3萬多元的收入。這兩年,在楊大爺?shù)膸酉拢車灿胁簧俅迕穹N植南瓜、葫蘆等作物并在路邊進行售賣,帶動了周圍村民增收。
楊大爺不服老的故事,體現(xiàn)了一位八旬老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執(zhí)著,也激勵著我們無數(shù)人,無論年齡幾何,都不應向歲月低頭,要勇于嘗試新事物,追尋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通訊員 楊德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