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航船如何才能在茫茫滄海上劈波斬浪、一往無前?答案是:恰到好處的“壓艙石”和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老船長”。那么,一個人如何在漫漫生涯中翻山倒海、永不退縮?答案是,讀書和行路。
書香雖裊裊,向內(nèi)可叩問生命本真,讓我們的精神世界更深邃。向外可錘煉生存技藝,讓我們的人生底蘊更厚重。如此,何愁行路難、何懼難于上青天?
從歷史深處走來,石壁、甲骨、青銅器、牘簡、簡牘、絹帛、紙張,再到5G時代的電子屏幕,中國人民以書為舟,穿越風(fēng)雨浪濤,傳承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賡續(xù)源遠(yuǎn)流長的千年文脈。
沒錯,書寫的工具、載體都發(fā)生了變化,書香仍裊裊、人生仍豐盈。可是,總有一些人推脫是“碎片化時代”惹的禍,不能專心閱讀。“碎”的是閱讀嗎?是脆弱的心神。
試想一下,一個厚重、深邃的靈魂,何以會被“工具”碾“碎”、被外物壓塌?更何況,乘著云計算、人工智能的翅膀,經(jīng)史子集、詩詞歌賦走出高閣,神話傳說、傳奇故事走進千家萬戶。
“閱讀,是煙臺千年文脈的當(dāng)代延續(xù)。煙臺始終以書為鏡,映照出歷史縱深與時代氣象的相得益彰。”在2025煙臺全民閱讀年啟動儀式上,煙臺市副市長隋子林表示。茅盾文學(xué)獎得主喬葉也在現(xiàn)場表示:“固然我們的生活、時間被手機不斷切割,但也可以意味著整體閱讀,因為書是完整的。”她提議將時間的優(yōu)先權(quán)給予讀書,感受閱讀的價值。
書香裊裊,綿延著歷史縱深與時代氣象,澎湃著山河氣象與青春夢想,也激蕩著砥礪前行的力量。看,書香里的中國,欣欣向榮。聽,在時代的共鳴中,書香潤人心,悅讀向未來。
(作者:鄔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