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煙臺市錨定奮進萬億新征程,實施新興領域黨建“凝新賦能”行動,突出順體制、擴覆蓋、強作用、夯支撐一體推進,把黨建工作嵌入到經濟發展最活躍的經絡上,做到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強化整體推進 構建統抓統管責任體系
堅持面上統、條上抓、塊上兜相結合,健全黨建工作體制,加強黨對新興領域的全面領導。一是兩新工委統籌協調抓。結合機構改革,建強市縣兩級“兩新”工委,細化委員單位職責任務,建立議事協調、分工協作、督查落實、考核評價等工作制度,確保“面”上統得起。二是行業部門主管靠上抓。堅持“誰主管誰負責”,依托司法局、市場監管局等業務主管部門成立律師、個體私營等行業黨委,推動黨建與業務統籌抓、一體管,確保“條”上抓得透。三是街道社區屬地管理抓。發揮街道社區屬地管理優勢,將轄區內的小微企業、經營網點、個體工商戶以及新就業群體,納入黨建工作范圍,切實把工作落點兜住、把黨建責任壓實,確保“塊”上兜得牢。
強化全面覆蓋 構建有形有效組織體系
適應新興領域發展特點,創新組織設置方式,持續提升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質量。一是推動“業態群”整體覆蓋。堅持行業、企業、屬地“三方攜手”,突出線上線下結合,沿著能夠觸及新就業群體的鏈條,將黨組織建到分支機構、網點站點等,織密黨的組織網絡,把新就業群體凝聚在黨的周圍。二是推動“集聚區”整片覆蓋。針對各類園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新興領域主體集聚的特點,推動成立區域綜合黨委,按照地域、業態等優化設置組織架構,將小微企業、商戶等納入直屬黨支部兜底管理,確保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到邊到底。三是推動“產業鏈”整鏈覆蓋。推行“紅色鏈長制”,指導16條市級重點產業鏈成立綜合黨委,打破地域、企業等壁壘限制,把上下游、產供銷企業全部納入進來,推動黨建工作整鏈嵌入、全鏈覆蓋。四是推動“行業線”整線覆蓋。發揮行業黨委作用,緊扣行業管理鏈條壓實黨建責任、推進組織覆蓋,確保黨的聲音、黨的工作沿著“行業管理部門—行業黨委—行業基層黨組織”的鏈條傳到基層、落到末梢。
強化作用發揮 構建融入融合引領體系
圍繞賦能發展、引領治理,創新搭建新興領域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有效載體,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治理優勢。一方面,以“新”優勢促治理。立足新就業群體走街串巷、聯通萬家的職業特點,納入黨建引領城市社區“幸福家園”建設。突出凝聚服務,布局建設“煙小暖”黨群服務陣地,持續開展“十大暖新行動”,探索推進新就業群體友好型小區建設,最大限度地把他們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實施“幸福家園合伙人”計劃,吸納快遞外賣員加入兼職網格員、食品監督員等治理專崗,發動網約車司機組建愛心送考隊、應急救援隊等服務隊,把治理對象變治理力量。另一方面,以“新”力量強發展。緊扣產業鏈發展需求,搭建黨建聯席會、紅色服務聯盟等平臺,以黨建聯建推動科研院所、高校等各方資源有序流動,助力產業鏈持續做大做強。組建上市公司、億元樓宇等紅色黨建聯盟,以黨建為紐帶驅動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系統集成,在協同發展中實現融合共贏。推行“紅色車間”,成立“車間黨小組”,在生產、研發、安全監管等企業一線組建黨員突擊隊、設立黨員先鋒崗,推動黨建融入生產、經營、管理各環節。
強化要素支撐 構建持久持續保障體系
堅持“黨建也要真金白銀投入”的理念,既加大人員力量、黨建工作經費的投入力度,又加大陣地支撐、服務支持的傾斜力度,夯實新興領域黨建堅實保障。一是隊伍支撐“更有力”。突出抓好黨組織書記“頭雁”隊伍,建成煙臺城市黨建學院,制定優秀黨組織書記工作室評定管理辦法,健全書記論壇、集中輪訓、結對幫帶等機制,持續提升抓黨建、促發展能力。二是經費保障“更有效”。從2018年起,連續7年設立兩新組織黨建專項經費,市級每年撥付500萬元,對兩新組織黨組織進行專項補助,為開展黨建提供強支撐。三是服務支持“更有勁”。結合服務企業專員制,發動職能部門組建“紅色代辦團”,幫助解決黨建和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底氣和信心。實施黨群服務陣地迭代升級行動,在園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等建成一批示范型陣地,提供一站式、綜合性服務,打造發展有為的紅色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