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百年黨史謀民族復興】
光明日報記者尚文超劉勇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銘記歷史的來路,才能錨定未來的出路。此時我們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意義非凡。全國兩會期間,黨史學習教育也是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點。
任鳴代表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在藝術創作中,他一直非常重視對黨史題材的創作。任鳴代表介紹,北京人藝近期將推出精心籌備兩年多的重點劇目《香山之夜》,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這部話劇描述了解放軍占領南京前夜,毛澤東在北京香山雙清別墅里細致入微的內心世界,同時帶入蔣介石在浙江溪口住處的內心活動,將不同時空的人物放在同一戲劇場景里。“我們希望通過這種超時空內心對話的藝術表現方式,揭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歷史必然。”任鳴代表說。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遷至北平并入駐香山,北京人藝將《香山之夜》的首演安排在3月25日這一天,正是為了紀念72年前這個特殊的日子。任鳴代表說:“希望通過這樣一部黨史題材話劇,致敬緬懷開創偉業的革命先輩,同時可以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素材。”
東北大學教授趙繼委員對黨史教育感悟頗深:“黨史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最好教科書,是干事創業的最佳營養劑,是堅定信仰、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的寶貴財富。”
據介紹,這些年,東北大學將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創新思政課“經典品讀”教學模式,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三方面創新,不斷提高思政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以史育人、以史賦能,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將紅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脈,培養新時代的接續奮斗者、輝煌歷史書寫者。”趙繼委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