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4月9日訊(記者 王向榮 通訊員 董廣云 焉衛軒)疫情防控以來,山東省萊陽衛生學校堅持積極防控與教育教學并行,網上教學中傳承衛生職業精神,先后有6名校友馳援武漢,生動的詮釋了新時代職業精神的內涵。
同心戰“疫”義無反顧
2003級護理專業畢業生劉曉妮,在馳援武漢前給母校發來一段留言,令老師們動容不已:“謝謝老師的關心,我們已經長大了,非典那年還在上學,醫護人員保護了我們。如今我們已長大,現在應該我們來守護,有我們在,大家才能健康、平安。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更何況我們醫務人員,更應該義無反顧,盡我們所能圓滿完成工作!” 1997級醫學影像診斷專業、營養醫學博士孟祥兵奔赴武漢進駐軍科院防化研究院前線,在休息間隙向母校報平安,積極主動申請愿意參加學校捐助活動;1993級醫士班的池瑞芬,已經在武漢疫情一線戰斗了42天;1988級醫士專業的丁兆勇出發武漢一個多月了,正戰斗在重癥區;還有沒能去前線,堅守在各地醫院、衛生所、高速路口一線的畢業生們……據了解,已經有6名校友馳援武漢,20多名校友堅守在各個地方的疫情一線。他們的優秀事跡影響和帶動著5300余名在校師生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學校專兼職心理咨詢師自發組建了“心靈氧吧”心理志愿站,每天推送系列科普文章、視頻,為居家學生、家長提供心理防護,緩解在家的焦慮、害怕、恐懼、擔憂等負面情緒,鼓勵他們樹立陽光心態,珍惜美好生活。更多師生則通過手中的筆、心中的知識、眼中的世界繪就一幅幅畫、一張張手抄報、一個個微視頻、一幅幅字畫、一項項小發明,表達共同抗疫的信心和決心。

網絡課堂強化職業精神教育
疫情以來,學校利用“互聯網+教育”優勢,依托學習通平臺,成立了網絡健康大講堂、思想政治講習堂、心理輔導堂“三大課堂”,涵蓋生命、健康、先進人物事跡、時事政治、心理健康等主題,為師生搭建了一個良好的互動平臺。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馮開梅寫給全體白衣天使的一封信《再等等,再忍忍,一切會好起的》感動著在校學生,紛紛用留言的形式表達內心的溫暖和感動。學校組織了“停課不停學”同心戰“疫”線上學習活動,每個專業老師精心準備教學內容,通過學習通、釘釘、QQ、微信等工具開展線上教學,有的結合專業特點自制微課,把疫情知識融合專業知識和技能;有的老師把這次戰“疫”作為學生的大課堂,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有的自制舞蹈視頻,期望疫情早早結束,再約美麗校園。學校創新性開展了系列“抗疫”主題教育,“眾志成城、同心戰疫”主題網絡文化作品征集活動,“防控疫情、從我做起”接力活動,“危難當前,方顯民族力量”愛心捐款,以及“空中課堂·網上升國旗儀式”、“抗疫情·盡孝道”、“樂學假期·提升自我”等特色活動,豐富了學生居家活動,傳遞著溫情正能量,為武漢加油、為中國鼓勁。

職業教育緊跟時代步伐
教育總是在反思改革中不斷發展。開展疫情防控以來,萊陽衛校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在新時代教育中融入大健康理念,更好發揮職業教育社會服務功能。一方面,更加關注學生職業精神教育,培養有理想信念、有職業規劃、有陽光心態、有健康體魄“四有”健康青年。把這次疫情作為學生的大課堂,制定學校《職業精神培養教育改革方案》,通過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繼續推行現代學徒制,開學以后讓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中領悟職業精神的真諦。深化思想政治課程改革,將職業精神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展全員職業精神教育。開學后,將豐富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先進人物進校園活動,邀請參與一線疫情防控的先進典型人物進校園,分享人生體驗和感人故事,引領學生職業教育觀念。另一方面,開展社會健康培訓。學校十多位“雙師型”教師收到了來自中小學、心理康復醫院、老年公寓等機構的邀請,攜手學校志愿服務隊為他們提供疫情防控知識、心理健康疏導、居家防護措施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培訓。作為教育部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新學期學校將堅持和完善教育與培訓相結合的辦學模式,面向社會開展健康教育培訓,形成常態化機制,服務社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