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臺兩地學生在開展團建活動。主辦方供圖
“我們都是第一次來到新疆,兩地大學生一起吃住游學,相互幫助,親切交流,就像家人一樣。”臺灣科技大學學生鄭皓宇說,回到臺灣后,一定要把自己在新疆看到的、感受到的分享給更多親朋好友,期待大家都能到大美新疆走走看看。
近日,“一路新疆·互學互鑒”——新臺兩地大學生交流營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舉辦。為期10天的活動中,來自臺灣17所高校的24名大學生與新疆師范大學8名大學生共赴青春之約,在開展團建、走訪高校、探尋非遺等多樣化形式中深入交流、互學互鑒,感受絲路文化魅力。
走進位于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的孛羅大營,一場跨越海峽的青春之約在此上演。兩岸學子在非遺老師的指導下共同學習彈奏托布秀爾,合奏一段段經典民族樂曲旋律,現場充滿歡聲笑語。“托布秀爾竟然能發出這么奇妙的聲音,真是妙不可言!”臺北醫學大學學生梁芯語說。
在老師的指導下,梁芯語還現場調制出一杯醇香的新疆奶茶。“來新疆交流的體驗很新鮮,人們的熱情和獨特的文化都讓我著迷,活動處處充滿驚喜。”她表示。
伴著裊裊弦音與氤氳茶香,兩岸青年還兩兩結對,共同體驗非遺漆扇制作技藝。新疆師范大學學生麥麥提·阿卜杜開日木細心指導臺灣伙伴為漆扇上色,“大家一起制漆扇、品茶、聽民謠,這些瞬間是心與心最真摯的交流”。
臺灣淡江大學學生許庭甄在扇子上寫下“福”字,并在扇子的另一面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老師夸我寫得很好,我要帶回去作為伴手禮,送給朋友。”許庭甄說。
此行中,新臺兩地學子還到訪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等地。在烏魯木齊南山,兩岸青年開展團建活動,通過“旱地龍舟”“合力筑塔”以及飛盤等團體協作項目,增進彼此感情和相互了解。“大家在一起團建、拍照,很開心,也很輕松。”臺灣元智大學學生鄭意達說,新疆的城市很繁華,人們很熱情,交流也很愉快。
臺灣大學學生程冠榛在活動中特意去影院觀看了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對影片中的親情、孝道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產生強烈共鳴,也被影片精湛的動畫制作和宏大的場景所震撼。“回到臺灣要跟家人和朋友分享感受。”程冠榛說。
“作為‘東道主’,一路上我教臺灣來的朋友們唱新疆歌曲、跳新疆舞蹈,還向他們介紹新疆的民俗風情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交流活動分享會上,新疆學子阿不都沙達木·阿不都熱合曼一曲新疆民歌串燒點燃現場氛圍。他表示,通過共同參與各項活動,兩岸學子對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賽里木湖和那拉提草原的壯美風光令人印象深刻。我們一路歡歌,音樂讓我們彼此心靈相通,結為摯友。”臺灣學生郭章鼎表示,此次交流活動不僅領略到新疆的自然之美,更真切感受到兩岸青年心靈相通的美好,收獲了跨越山海的珍貴友誼。(本報記者 金晨)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7月12日 第 04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