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哥本哈根共識研究中心主任約恩·隆博格7月9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世界各地的民眾逐漸意識到自由貿易的諸多益處。如今,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本國政府應該推進自由貿易,歐盟正在加速推動與多國達成自貿協定,中日韓等東亞國家則已經就深化貿易合作達成共識。

漫畫作者:曹一
自由貿易利大于弊
文章分析指出,關稅戰帶來的威脅讓許多人明白,當各國專注于自身最擅長的領域時,所有人都能從中受益。與這種樂觀看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些國家將貿易視為零和博弈,并認為其他國家已經贏得這場博弈。當然,自由貿易也存在弊端,美國“鐵銹帶”就是本國選民乃至全球民眾眼中受到自由貿易負面影響的代名詞。
盡管如此,哥本哈根共識研究中心經濟學家們的研究成果仍然表明,即使是對發達國家而言,促進自由貿易仍然大有裨益。
無論如何,我們應該看到自由貿易帶來的巨大好處。事實上,工廠從昔日的工業中心遷出所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令人驚嘆,讓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能從大型倉儲式超市購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
自由貿易符合各國利益
文章進一步表示,國際貿易讓美國中產階級的購買力上升了29%。也就是說,同沒有貿易往來相比,美國中產階級平均每花費1美元就能多購買近1/3的商品。而對于占比10%的美國最貧困消費者來說,國際貿易讓他們的購買力提升了62%。
如果我們計算一下那些發達的經合組織成員國從自由貿易中獲得的好處,就會發現其收益遠高于成本。對于這些國家而言,每花費1美元就能獲得7美元的回報。
更重要的是,研究顯示自由貿易對欠發達國家而言大有裨益。有鑒于此,一些西方政客徹底放棄自由貿易只會釀成悲劇。促進自由貿易可以為欠發達國家帶來巨大收益,而當這些國家經濟狀況好轉時,整個世界就會更加強大、更加穩定。
全球中、低收入國家擁有40億人口,這些國家預計將為自由貿易承擔150億美元的成本,而從中獲得的收益卻高達1.4萬億美元。這就意味著每花費1美元能帶來95美元的收益,堪稱驚人的投資回報。
文章最后強調,在一個飽受不平等和經濟不確定性困擾的世界里,促進自由貿易仍然是實現全球共同繁榮的最佳途徑之一。在這條前進道路上,各國不能推行保護主義,而應通過改革確保貿易往來收益更大,并且更好地惠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