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蓬萊葡萄酒行業協會承辦的第四屆丘山論酒大會在蓬萊歐樂堡國際酒店舉行。作為2025葡萄酒旅游大會重要板塊,大會圍繞酒旅發展路徑、一站式融合創新、全球可持續發展等議題深度對話,共同探討中國葡萄酒產業與旅游融合發展新路徑,釋放出開放、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強烈信號。

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火興三,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姜英松,蓬萊區政協主席、煙臺市葡萄酒產業鏈鏈辦專職副主任王嗣強,蓬萊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區政府副區長冷啟臣,GWTO主席何塞·安東尼奧,以及各產區行業主管部門、協會、國際專家學者、蓬萊標桿酒莊代表等二百余人參會。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教授、蓬萊產區最佳講師、推廣大使張艷梅主持會議。




產業領航標桿
自2019年獲批"中國葡萄酒小產區"以來,蓬萊產區探索出獨具特色的發展路徑。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火興三在《凝山海之韻 聚產業之力——丘山論酒的發展經驗與時代價值》主旨演講中指出,丘山論酒以品牌化征程為引領,從國內小產區協作到國際海岸產區對話,構建了"文旅+產業"雙輪驅動的協同生態。蓬萊不僅定義國內首個海岸葡萄酒感官標準——"清新雅致、平衡爽凈、細膩柔順、馥郁悠長",更通過"蓬萊旅游酒莊聯盟"打造13家酒莊集群,發布首批中國葡萄酒旅游線路,并試點全國首個《葡萄酒酒莊分級規范》團體標準,將"文旅融合度"納入評估體系。
火興三特別強調,丘山論酒的時代價值在于開創了產業協同新范式。通過四屆大會的積累,蓬萊獲評"中國海岸葡萄酒示范區",揭牌"全國葡萄酒技術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推動出口額兩年增長50%,產品進駐30余家國際高端酒店;同時聯合全國11大核心產區簽署《2023中國葡萄酒產區協同發展丘山宣言》,促成世界七大葡萄海岸產區達成《蓬萊宣言》,使中國葡萄酒品牌價值突破百億元,成為全球海岸葡萄酒產業的重要節點。

國際視野立標
華盛頓塔科馬大學研究員辛西婭·豪森在大會上指出,中國葡萄酒產業通過“政企學農”協同發展、深度融合本土文化等創新實踐,為全球行業應對消費多元化趨勢提供了范本。各產區因地制宜打造差異化體驗,如山東的文化名片、寧夏的風土特色,并通過博物館等文旅項目吸引非飲酒群體,成功拓展產業邊界。這種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的包容性發展模式,展現了協同創新與文化賦能在產業轉型中的關鍵作用,為全球葡萄酒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

美國普吉特海灣大學研究員皮埃爾·利從社區參與機制角度補充道:“中國葡萄酒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實踐為全球提供了重要啟示。我們觀察到,中國各地通過政府、農戶與高校的協同機制,有效避免了旅游開發帶來的本地生活成本上升等問題。以煙臺市蓬萊區大辛店鎮木蘭溝村轉型為例,其成功在于將葡萄酒旅游與既有鄉村資源深度融合,而非孤立發展。關鍵在于摒棄酒莊間的零和競爭,轉而共建區域產業生態,同時充分發揮中國鄉村旅游的歷史積淀和政策支持優勢。這些實踐表明,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需立足本地實際,通過多方對話找到平衡點——這正是中國模式的核心價值。”

本土智慧扎根
蓬萊產區形成的規模化酒莊產業集群,疊加不斷升級的葡萄酒旅游需求,特別是國際消費新場景的持續開拓,釋放出產業融合的乘數效應。


仙島酒莊莊主張立慧分享了國際化推廣與酒莊品牌建設的經驗:“我們從2019年推出酒品以來,從無人知曉到與國際品牌合作,始終堅持生產具有地區代表性的優質葡萄酒,并致力于打造綠色酒莊,通過環保種植和精品旅游吸引全球消費者。"該酒莊的逸湖霞多麗珍藏干白以96分的高分斬獲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賽金獎,成為向世界傳遞中國風土與東方美學的重要媒介。

安諾酒莊在提升游客體驗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模式。安諾酒莊總經理李順慶介紹:"我們深耕文旅融合,打造了涵蓋住宿、餐飲、康養步道等功能的3A級景區,并推出情侶休閑、親子教育等多樣化旅游產品。通過舉辦攝影大賽、品鑒會等活動,將葡萄酒與藝術結合,提升品牌內涵。"

君頂酒莊總經理邵學東以4A級景區運營實踐為例,闡釋一站式沉浸式體驗的核心路徑:"我們以‘質感、美感、情感’為靈魂,整合葡萄種植、釀造工藝與文化體驗,推出高爾夫、婚禮攝影等多元業態,讓游客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在品味美酒的同時領略天地與匠心的共鳴。"

在變局交織的時代,蓬萊以“丘山論酒”為窗口,展現了葡萄酒文旅融合的東方智慧。從風土到人文,從產業到社區,蓬萊經驗正成為全球葡萄酒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古有華山論劍,今有丘山論酒。這場山海之間的對話,將繼續書寫中國葡萄酒產業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