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的海洋經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支撐,山東是海洋大省,一直堅持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奮力經略海洋、向海圖強,推動海洋強省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經略深藍:舉旗擘畫,扛起海洋強國戰略支點。山東坐擁全國六分之一海岸線與15.86萬平方公里毗鄰海域,資源稟賦全國領先。山東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山東以海洋為支點,既撬動自身跨越,更扛起服務民族復興的藍色擔當。
近年來,山東堅持陸海統籌,深入實施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充分發揮海洋綜合優勢,探索出“科技引領、陸海統籌、改革推動、合作共贏、人海和諧”的特色發展路徑。海洋領域動能轉換扎實推進,海洋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成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山東省海洋生產總值達18011.8億元,突破1.8萬億元關口,居全國第二位,海洋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向海圖強:創新驅動,鍛造海洋科技生產先鋒。面對日趨復雜嚴峻的發展形勢,山東志存高遠、逐夢深藍、向海掘金。經過多年發展,山東海洋經濟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已積厚成勢。山東向海發展的答卷,寫滿了新質生產力的澎湃筆觸。
科技賦能產業躍升。全職住魯海洋界院士23位,依托嶗山實驗室等“國字號”平臺,海洋科研實力雄厚。2024年山東海洋領域共有5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占全國海洋領域獲獎數量的50%,氣動式波浪能發電等關鍵技術突破不斷轉化為發展新動能。
集群崛起動能澎湃。國家級海洋牧場占全國38%,鹽堿地“太空蘆竹”種植破題生態困局,海上風電、海水制氫開辟能源新路,造船業“三量”同比飆升近50%,“藍鯨號”“海葵一號”擦亮“山東海工”金名片。
綠色經濟向新而行。堅定踐行“碧海銀灘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實施海洋主體功能區戰略,嚴守生態紅線,創新陸海協同治理。動態整治2萬余個入海排污口,主要河流入海總氮濃度明顯改善,滸苔等災害治理成效顯著。山東海洋經濟正闊步走在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勇當海洋新質生產力先鋒。
弄潮致遠:陸海統籌,繪就海洋經濟壯闊長卷。“十五五”是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承前啟后的關鍵階段。海洋作為戰略要地,在國家發展、安全、生態及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全面提升。面對新要求,山東在向海圖強、海陸聯動方面潛力巨大,需準確把握階段性任務,創新機制、探索路徑,加速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的戰略轉變。
山東正以全局視野擘畫美麗藍圖,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暢通陸海通道,打造與世界同頻的港口群,強化海洋經濟紐帶作用;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海洋牧場構建“水下森林”,推廣清潔能源,在開發與保護中平衡,守護碧海銀灘;深入實施海洋強省“十大行動”,強化政策協同與要素保障,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厚植海洋新質生產力,為海洋強國建設探路示范。
向海而興,方見氣象萬千。當山東以“藍色引擎”驅動海洋經濟奔騰向前,它書寫的不僅是一省之強,更是中華民族經略深藍的壯闊史詩。從科技攻堅的實驗室到機器轟鳴的船塢,從波濤下的牧場到海風中的“綠氫”,這片蔚藍熱土正將宏偉藍圖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向海圖強,正當其時;經略海洋,山東潮涌!(文/郭元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