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會員優惠服務卡”(以下簡稱:工會卡)、“職工補充住院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補充保險)是煙臺市總工會為貫徹“工會要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抓住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認真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的基本職責,把群眾觀念牢牢根植于心中”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黨政所謀、職工所需、工會所能,創新推出的“工會卡·惠職工”服務職工群眾的新模式(煙臺模式),即工會卡作為載體,由市總工會牽頭,整合社會資源,為全市工會會員免費贈送補充保險。
組織實施階段,2017年底,在煙臺市總工會的統一部署下,由市總工會牽頭組織,深入貫徹“一卡一計劃”會議精神,全面推動補充保險實施工作,為加強此項工作的組織保證,由市總工會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基層工會落實專人負責,形成一級抓一級、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宣傳動員階段,各級工會組織、煙臺銀行、量典網通過采取分區走訪、開展業務培訓等方式,詳細解讀補充保險的各項條款及注意事項,幫助基層工作人員學習掌握補充保險的相關政策、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為補充保險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市總工會印刷“明白紙”向全市各級工會組織及工會會員免費發放。“明白紙”中,將常見的36個工會卡、補充保險問題進行了歸納及解答。讓廣大工會會員深刻體會到補充保險確確實實辦好事、辦實事,是實實在在為廣大工會會員謀實惠的舉措,讓廣大工會會員真實看到、體會到工會組織的溫暖。全市各級工會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通過媒體報道、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全力做好宣傳動員工作,摸清參保底數,明確參保重點,突破參保難點,最大限度地動員在工會會員參加補充保險,在全市范圍內營造了濃厚的參保氛圍。
業務辦理階段,市總工會要求煙臺銀行、量典網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建立工會會員綠色通道,確保全面覆蓋、職責明確、管理規范。為縮短辦理時限,精簡審核材料,煙臺銀行、量典網通過上門服務、電子郵件、同城快遞等傳輸方式進行申報審核,讓辦事人員少跑腿,最大程度為廣大工會會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有效地提高了辦事效率。
補充保險作為煙臺市總工會推廣煙臺模式的核心,為住院參保工會會員及家庭在經濟上給予切實的幫助,有效緩解了工會會員中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情況。推行近兩年的時間里,累計發卡約24.8萬張,符合條件免費贈送補充住院醫療保險的人數為約30萬人(次)。有3324人得到賠付,累計賠付5483筆,有7人次累計達到賠付限額5萬元,其中2人一次性賠償5萬元,1人次一保險年度最多累計賠付15筆。普惠范圍廣,受益會員多,賠償力度大的特點讓補充保險得到了參保工會會員的一致好評。一封封感謝信,一面面錦旗送由受益職工送到市總工會的手上,《中國企業報》《中國保險報》《齊魯晚報》《煙臺日報》《煙臺晚報》等媒體也都廣泛關注,紛紛爭相報道煙臺模式取得的優異成績。
在全國各地辦理的同類型保險產品中(含互助型保險產品),市總工會推行的補充保險具有以下幾個明顯優勢:
一、免費參保。職工無需出一分錢即可辦理保險。
二、帶病投保。市面同類商業保險產品,不可帶病投保。補充保險是為煙臺市工會會員定制的一款保險產品,可帶病投保。
三、無等待期,保險生效次日住院即可理賠。減少了市面上同類型保險產品的觀察期條款。
四、不分病種,不分次數,多次累加,達標后即可理賠。參保會員如果單次住院費用達不到補充保險的報銷標準,一個保險期內,可以不分次數、不分病種、多次累加,扣除起付線后總數達到理賠標準即可申請理賠。
不用職工掏腰包,為普通職工添一道保障,讓已患病的職工能盡早享受保障,補充保險為廣大職工織起一張免費的醫療保障網。
通過兩年半的實踐證明,煙臺模式即為工會會員提供了較好的醫療補充保障,又是一種共享創新并可持久的共贏模式。(通訊員 于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