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態環境局做客直播間 解決污染問題、倡導環境保護
膠東在線11月3日訊(記者 欒蕓)煙臺市的生態環境建設一直牽動著廣大市民的心,在網上民聲平臺受到廣泛關注。11月3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德勝帶隊做客“網上民聲訪談”直播間,針對大氣污染、畜禽養殖污染、噪音污染、農村環境整治、海洋環境保護等有關內容,做了詳細的解答。
王德勝在節目中介紹,今年以來,全市環保工作以中央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圍繞群眾關心的大氣、水、土壤、噪音等領域,開展突出問題集中整治攻堅,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1-9月份情況,市區空氣質量連續4年保持國家二級標準,優良率達到84.2%;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72.7%,優于年度目標9.1個百分點;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9.4%;建設用地和耕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王德勝表示,上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離不開廣大市民的關注、理解和支持,良好環境就是最大的民生。要想留住綠水青山、藍天碧海,離不開政府、企業和人民群眾等全社會各層面的廣泛參與。
大氣污染問題
據多位網友反映,居住在區與區的交界位置,周邊有很多工業園區,分布了不少化工企業,空氣污染嚴重,始終得不到改善。
市環境執法支隊支隊長董利國針對空氣污染問題給出了解決辦法:市生態環境局將協調監測單位在青樺逸景、祥隆理想城等小區投放空氣采樣裝備,進行連續采樣,監測空氣中的污染物。并牽頭組織交界及周邊的企業進行污染物排放監測。同時通過第三方監測機構匯編圖譜,輸送到揮發性有機物走航車里,開展連續性監測。針對污染物排放走訪企業,深度治理,使污染物的排放在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進一步削減,減輕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畜禽養殖污染問題
良好的生活環境是居民的正常需求,也是合法權利,但是一些居民卻長期生活在牲畜養殖的污染之中,備受困擾。
市生態環境局自然生態保護科高級職員岳大偉向網友介紹道,畜禽養殖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規模以上的養殖,環保部門對其前期審批,后期監管。另一種是規模以下的養殖,特別是小散戶養殖,污染問題依然存在。針對這類問題,生態環境部門會同農業農村部門將做好污染防治設施的治理,一個是建立化糞池,做好收集工作。二是開展清運工作,運到相關單位進行清理,糞便收集之后可以發酵,作為肥料進行處理或者銷售,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市生態環境局將做好日常監督檢查,堅決解決后期污染問題,還市民一片綠水青山。
海洋環境保護
在前期網友留言征集環節,有網友問“在新聞里經常看到別的地區組織清理海洋垃圾的公益活動,每次看到被塑料垃圾纏繞的海洋動物,心里都十分難受。咱煙臺作為臨海城市,是否也有這樣的活動,可以讓市民切身感受到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性?”
針對“海洋公益活動”問題,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穎做了解答,從去年開始,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視海邊建設,尤其濱海一帶一路的建設,提出了凈灘行動,實現岸美、灘凈和水清的目標,每年的6月5日世界環境日,市生態環境局都會圍繞“煙臺市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主題,開展環境保護活動。王穎呼吁大家,關心煙臺市生態環境,關注“煙臺環境”公眾號、“煙臺生態環境局”政府網站發布的環保倡議活動,希望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海洋保護公益活動。
復審:宋君
終審:孫玲姿